水中总铬是指水中各种形态铬(包括三价铬和六价铬)的含量总和,它的存在与含量高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将从其来源、危害等方面详细阐述。
在水质检测的众多指标里,“总铬” 这个词常被提及,却让很多人感到陌生。它究竟是什么?又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今天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水中总铬,顾名思义,是指水体中各种形态铬元素的总量,包含三价铬和六价铬这两种主要形态 。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一定浓度下,参与人体糖和脂肪的代谢,对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积极作用。然而,六价铬的性质却截然不同,它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氧化性,是国际公认的致癌物质。
工业生产是水中总铬的主要来源。在电镀、皮革鞣制、金属加工、颜料制造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量含铬废水未经有效处理就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以电镀行业为例,镀铬工艺会使用大量的铬酸盐,这些含铬废水若直接排放,会使周边水体的总铬含量急剧升高。此外,含铬矿石的开采和冶炼过程中,矿石中的铬元素会随着废水、废渣的排放进入环境,进一步污染水体。
水中总铬超标对生态环境有着巨大的破坏。对于水生生物而言,六价铬会破坏它们的鳃组织,影响呼吸功能,还能干扰其体内酶的活性,阻碍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生长缓慢、繁殖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当含铬废水污染农田灌溉用水时,铬会在土壤中逐渐积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抑制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作物减产。同时,铬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在农作物中富集,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对人体健康来说,水中总铬超标更是一个潜在的 “健康杀手”。长期饮用含铬超标的水,六价铬会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在体内蓄积。它会损伤人体的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导致肝功能异常、肾功能衰竭;还能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机体的抵抗力,使人更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此外,六价铬具有致突变性,会损伤人体的 DNA,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如肺癌、胃癌等。
鉴于水中总铬的危害,严格控制其含量至关重要。一方面,工业企业要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采用先进的化学还原、离子交换、膜分离等技术,将废水中的铬元素去除或转化为低毒的三价铬,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另一方面,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对水体中的总铬含量进行监测,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也应提高对水中总铬的认识,关注水质安全。当发现水质异常时,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同时,支持和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的水资源。
那么如何了解水质中的总铬含量高低呢?这里推荐使用深昌鸿总铬测定仪来快速检测水中的总铬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