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的领域里,水质就如同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对于水产养殖户来说,做好水质的常规检测,是保障养殖生物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前提。那么,水产养殖户对水质的常规检测到底有哪些项目呢?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pH 值是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来说,适合水产养殖的 pH 值范围在 7.5 - 8.5 之间。pH 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养殖生物产生不利影响。当 pH 值过高时,可能会腐蚀养殖生物的鳃部,影响其呼吸;pH 值过低,则会使养殖生物的新陈代谢减缓,生长受到抑制。养殖户可以使用 pH 试纸或者专业的 pH 检测仪来进行检测。
二、溶解氧(DO)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含量。水中的溶解氧对于养殖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大部分水产养殖品种适宜的溶解氧含量在 5 - 8 毫克 / 升。如果溶解氧不足,养殖生物会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甚至会窒息死亡。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碘量法和溶解氧仪测定法。养殖户可以通过增氧设备,如增氧机,来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三、氨氮
氨氮是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氨氮对养殖生物具有毒性,当氨氮含量过高时,会影响养殖生物的生长、免疫和繁殖能力。一般要求养殖水体中的氨氮含量不超过 0.2 毫克 / 升。检测氨氮可以使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等方法,通过定期换水、合理投喂等措施来控制氨氮含量。
四、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氨氮在硝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同样对养殖生物有毒害作用。亚硝酸盐会使养殖生物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养殖生物缺氧。适宜的亚硝酸盐含量应低于 0.1 毫克 / 升。检测亚硝酸盐常用重氮 - 偶氮分光光度法,养殖户可通过使用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
五、透明度
透明度可以直观地反映水体的浑浊程度和浮游生物的含量。一般来说,养殖水体的透明度保持在 30 - 40 厘米较为适宜。透明度太大,说明水体中浮游生物较少,可能会影响养殖生物的天然饵料来源;透明度太小,则表明水体过肥,容易引发水质恶化。养殖户可以使用透明度盘来测量水体的透明度。
水产养殖水质的常规检测项目涵盖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透明度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相互关联,共同影响着养殖生物的生存和生长环境。养殖户们要重视水质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为养殖生物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