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国高价值的 实验室分析仪器生产商
文章来源:测定仪 2025-03-17 14:18:19 责任编辑: 深昌鸿 0
水中的六价铬(Cr (VI))是一种毒性极强的重金属离子,通常以铬酸根(CrO₄²⁻)或重铬酸根(Cr₂O₇²⁻)的形式存在。它主要来源于电镀、制革、染料生产、化工等工业废水排放,以及含铬水泥等建筑材料的浸出。以下是其对水质的具体影响:
高毒性:六价铬的毒性是三价铬的约 100 倍,可通过饮用水或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摄入会导致皮肤溃疡、肝肾功能损伤、贫血,甚至诱发肺癌和鼻咽癌。
急性中毒:短期大量接触可能引发急性肠胃炎、呼吸道炎症,严重时导致器官衰竭。
水生生物死亡:当水中六价铬浓度超过 10ppm 时,会直接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死亡,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污染:六价铬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可通过渗透污染地下水,影响植物生长并在农作物中富集。
颜色与气味:六价铬化合物在水中呈黄色或橙色,可能改变水体外观。
腐蚀作用:高浓度六价铬会腐蚀金属管道和设备,影响供水系统的稳定性。
持久性:六价铬在环境中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被微生物分解,易长期残留。
严格标准: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规定六价铬限值为0.05mg/L,而工业废水排放需达到更低标准(如 0.004mg/L)。
化学还原沉淀法:通过还原剂(如硫酸亚铁、亚硫酸钠)将六价铬还原为低毒的三价铬,再通过碱沉淀去除。
离子交换法:利用树脂(如 Tulsimer® A-21 或漂莱特 A600E)选择性吸附六价铬,实现深度净化。
生物处理法:利用微生物将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降低毒性。
上一篇 水中总磷:生态“天平”上的关键砝码
下一篇 揭秘水中“生命密码”:溶解氧如何左右生态命运?